打印文章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发表文章:《在融入国际进程中实现国家崛起》

VƯƠN MÌNH TRONG HỘI NHẬP QUỐC TẾ

VGP -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4月3日发表题为《在融入国际进程中实现国家崛起》的文章,以下是文章全文。

04/03/2025 07:33

回顾我国革命历史,国家的融入与发展事业始终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早在建国初期,胡志明主席在致联合国的信中就明确表达了越南愿与所有国家成为朋友,并"在各个领域实施开放与合作政策"。可以称之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与国际社会接触的第一份"宣言"

80年来我党一直创造性地运用"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思想,使我国革命始终与时代的进步潮流和人类的共同事业紧密相连

进入革新时期,我党明确指出,要实现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与其他国家合作,其中融入国际是国际合作的高级发展阶段。换句话说,融入国际是"将国家放在时代的主流中,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与时代的呼吸息息相通",通过与世界的紧密联系来增强自身的力量。我党提出融入国际的主张,先是经济的融入,继而是全面融入,进而畅通和拓展与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关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提升国家的作用和地位,使越南融入世界政治、国际经济体系和人类文明之中

我国正步入迈向繁荣昌盛,实现"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目标的崛起新纪元,这需要新的心态、新的地位以及关于融入国际的新思维和方法。中央政治局于2025124日颁布了关于在新形势下融入国际的第59号决议(59-NQ/TW),这一决议是"具有突破性的决策",标志着国家融入国际进程的历史性转折点,并将"融入国际"定位为推动国家迈入新纪元的重要动力。其中,融入国际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贡献,从深度融入迈向全面融入,从一个后来者的国家向勇于突破、引领新领域的国家转变

我党确定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是巩固政治地位、促进经济发展、确保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战略。融入国际一体化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最初的有界限、有选择性、偏重意识形态的融入国际社会,到单纯的经济融合,再到如今的"深度、全面的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越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了"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方针。越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越南从"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思维向"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转变的里程碑。越共中央政治局2013410日发布关于融入国际一体化路线的第22-NQ/TW号决议进一步把"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政策落实到位。在最近召开的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这一战略方向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成为"朝着纵深、务实方向积极、主动、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

革新近40年里,越南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已取得重要成果,具有历史性意义。从一个被孤立的国家,越南已同全球19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34个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和全面伙伴关系,其中包括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各大国;是70多区域性和国际性组织的积极成员,拥有深入且实质的政治、国防和安全关系。越南从一个贫穷落后、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且遭受封锁和制裁,已发展成为世界上34个最大经济体之一,经济规模比1986年增长近100倍,人均收入从不足100美元增加到接近5000美元。越南参与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协议,特别是17项自由贸易协定(FTA),将越南与60多个主要经济体紧密联系了起来,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生产和供应链,使越南成为全球贸易规模最大的20个国家之一;自2019年以来,越南位列全球引进外资最多的20个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10个侨汇接收国之一

然而,从整体、严肃和客观的角度来看,落实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各项方针仍存在一些未达预期的地方,未能实现既定目标,也未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障碍和瓶颈,阻碍发展。国际一体化进程带来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和负面影响,如:不公平竞争、不可持续的增长、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以及"偏离方向""文化侵略""自我演变""自我转化""内部信任丧失"等风险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全球格局

2020-2030年这一关键历史窗口期,将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基本形态。这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既孕育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严峻复杂的挑战。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中小国家往往陷入被动适应的困境,不能主动把握时代脉搏,无法及时适应

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中小国家往往陷入被动适应的困境。若不能在此轮转型中及时把握世界脉搏,认清并抓住机遇,使国家在未来1020年间融入时代主流,落后风险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近

当今时代的力量源泉,在于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的和平、合作与发展潮流,在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可持续发展、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趋势,更在于国际社会构建多极化、多中心、民主公正、基于国际法的世界秩序的共同意志,特别是以人类知识和潜力为基础的科技革命正开辟无限发展空间

站在历史转折点,国家需要作出历史性决策。继承既有成果,第59号决议准确把握时代力量脉搏,以革命性、突破性、民族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理念"升级"国际融入战略

首先,与国防安全并重,"深化外交与国际融入"是长期核心任务。国际融入的根本要义在于未雨绸缪,善用外部有利条件和资源服务卫国与发展目标,最大限度保障国家民族利益,造福人民。

其次,在认知层面,国际融入必须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坚持党的领导与国家管理。人民和企业既是核心主体、主要动力,也是国际融入成果的受益者。融合而不失本色,融入而不被同化。
第三,国际融入必须以内生动力为基础导向,在增强内力的同时善用外力。内生动力是根本源泉,必须持续激发以保持自主性、独立性和韧性,同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形成互补。要将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结合,凝聚成为崛起纪元的国家力量

四是、国际一体化是合作与斗争并存的过程,"以合作促斗争,以斗争求合作。"多交朋友少树敌""。同时,应恪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在融入国际社会过程中,须切实体现国际社会的"积极负责任伙伴"精神,愿为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努力作出贡献

五是、融合国际社会必须做到"同步、全面和深广",其中,各领域要在总体战略中紧密衔接、相互补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图和步骤

我们正面临着进行一场全面深入改革促进发展的革命的要求。结合关于政治体系组织机构重组的第18号决议的"革新精神"、关于实现科技、创新与国家数字化转型的第57号决议的"突破性思维"、以及将国际一体化视为"行动指南"的第59号决议,这三者将形成党所制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战略重点中的"三重战略"。在当前革命阶段,我们需要坚决有效地推进以下方向

一是融入国际进程的新思维、新认识和新行动必须得到深入贯彻,并融入现实生活。因此,关于主动、积极、同步、全面、深入且高效地融入国际社会的认知是党的重要战略方向,是推动国家发展和保卫祖国、实现社会进步与公平、保护环境、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动力。这一认知必须从中央到地方、从基层组织单位到每一位公民和企业都要保持统一。党的主张和国家关于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政策,以及越南在融入国际一体化中的要求、任务、机遇、权益、责任和义务,必须在全党、全民、全军范围内得到广泛宣传并深入贯彻

二是融入国际经济被确定为核心,其他领域的融入必须为融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优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增长模式和加快数字化转型。聚焦具有优势和潜力的行业,优先动用资源投入战略性基础设施领域及重点项目,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和核电站、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基础设施,推动减排和碳中和,以避免浪费并提高效率,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和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合作承诺、协议和经济关系,尤其是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以增强利益交融,避免对少数合作伙伴的依赖。完善国内体制机制,提高履行国际承诺和协议的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特殊机制和政策,以促进高质量外资的流入,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通信、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新兴、重点领域,这些领域将成为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新动力。制定适当政策,推动外国投资者向越南企业和劳动力转让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鼓励越南企业在海外开展有效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品牌

三是政治、安全、国防领域的国际融入必须以增强国家实力和地位、未雨绸缪地捍卫祖国为目标。融入国际一体化必须充分发挥已建立的伙伴关系网络的作用,进而增强政治互信,争取发展资源,以和平方式解决现存问题,并在尊重和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加强与各合作伙伴的协调配合,有效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如:东海问题、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污染防治、疫情防控、网络犯罪、跨国犯罪等。凭借新的国际地位和实力,我们可以在适当领域发挥核心、引领和调解作用,更积极参与维和、救援、国际救灾等行动;实现国防与安全合作关系多元化,发展自立自强、现代化、军民两用的国防与安全工业

四是,本着第57号决议精神,必须将科技创新确立为最重要的突破口,成为加快生产力发展、完善生产关系的动力。因此,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一体化必须应着眼于使国内的科学技术标准和法规逐步接轨国际先进标准和惯例

从而,迅速提升国家竞争力,拓展国家的发展空间,调动和利用国际资源并大力发挥国内资源,来促进优先工业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各个创新领域

五是,推动在文化、社会、旅游、环境、教育培训、医疗等领域的全面融入。在文化领域,必须将文化的融入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弘扬与推广工作相结合;促进具有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内容产业、文化产品和品牌。在卫生领域,加强在民生保健科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合作,本着"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针,建立一些达到国际水平的专科医疗中心

在教育培训方面,推动国内培训机构的标准化,创新和提升其质量,使其达到区域乃至国际水平。 在旅游方面,开拓多元化,重点关注潜力大、客源丰富、消费水平高、停留时间长的市场

在劳务方面,实施优质人力资源发展机制,提高越南劳动者终身学习技能、能力和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制定越南"崛起一代人"的发展战略,力争到2045年,那些青年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上都能与国际友人并肩而立

六是,化解在国际承诺和国际协议方面的障碍,进一步完善机制政策体系。其中,推动国际法的审查和本土化,进而全面、同步和有效地履行我们的义务和承诺

各组织和团体必须加大对融入国际的政策、法律和承诺的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各部委、各行业和地方要敦促各项国际承诺和协议的实施。同时,体制化和具体化按照部门和领域的融入国际战略,尤其是建造和完善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循环经济、能源转型、数字化转型、碳减排、外层空间等相关法律

七是,在融入国际社会方面发扬第18号决议精神, 继续朝着构建精简、有效力、高效运行的政治体系的方向完善组织机构建设。目标是使这些机制更加高效地运转,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地方以及每个公民和企业在国际融入实施中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坚持"干部为本",建设一支具备国际水准、专业素养过硬、善于参与国际调解和争端解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增强地方、民众和企业在参与国际融合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最后,国际一体化的成功,最终取决于个人、企业和地方将其转变为自觉行动。只有充分发挥民众、企业和基层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与国内对接、区域间互联、跨领域协同、产学研融合,才能将一体化理念转化为切实成果

胡伯伯创造性地运用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的思想,找到了救国之路,带领越南摆脱奴役,夺回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在当今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与全球趋势和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我们应以胡志明主席为楷模,顺应世界潮流,探索和平、稳定、繁荣之路,使越南在民族崛起新时代中赢得更高、更稳固的地位。(完

文章来源:越南通讯社